【历史交往】中国和东帝汶友谊源远流长,世界上关于“帝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1225年中国南宋的史籍。早在14世纪,中国人就远渡重洋来到东帝汶,16世纪时已有中国人在此定居。到20世纪70年代,东华侨华人总数达25000多人,他们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创立了中华商会、中华学校,修建了关帝庙以及华人公墓等,成为东最重要的外裔人口团体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人民反抗外来占领、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在道义上支持东独立事业。1999年东全民公投后,中国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东帝汶问题,投票支持成立联合国驻东过渡行政当局的1272号决议。2000年以来,中国共派遣民事警察和官员280余人次赴东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双边关系】1999年8月东举行全民公投并决定脱离印尼后,中国与东交往逐步增多。2000年9月,中国在帝力设立大使级代表处。2002年5月20日东恢复独立当日,应邀出席东恢复独立庆典的时任中国外长唐家璇与时任东外长奥尔塔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这是东恢复独立后与外国政府签署的第一份建交公报,标志着中东关系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建交以来,两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各领域合作,中东关系始终保持着健康、稳步发展态势。双方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东政府和各党派始终支持中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均给予对方宝贵支持。
两国高层互访和人员交流不断。2004-2008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吕新华、武大伟、中联部副部长蔡武等先后访东。2011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和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先后率团访东;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应邀访东;10月,国防部外办主任钱利华访东。2012年5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冯佐库率团访东;5月,胡锦涛主席特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访东,出席东总统鲁瓦克就职仪式与东恢复独立10周年庆典活动。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访东。2016年1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同与会的东总理阿劳若举行双边会见;5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访东。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平访东,出席东总统卢奥洛就职仪式与东恢复独立15周年庆典活动。2018年3月,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前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率团访东。
2002年7月,东国防军司令鲁瓦克访华;12月,奥尔塔外长访华。2003年9月,阿尔卡蒂里总理应邀正式访华,胡锦涛主席和吴邦国委员长分别会见,温家宝总理同他举行会谈。2004年12月,东国务部长兼外交部长奥尔塔对华工作访问,主持东驻华使馆开馆仪式。2005年11月,夏纳纳总统赴北京出席“2005年全球工商领导人论坛”,曾庆红副主席会见。2006年2月,东国防部长罗德里格斯访华。2008年8月,东总统奥尔塔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9年5月,东外长科斯塔正式访华,习近平副主席会见,杨洁篪外长与科会谈;10月,夏纳纳总理应邀出席第10届中国西部博览会并顺访中国,温家宝总理会见。2010年3月,东国防国务秘书平托访华;4月,副总理古特雷斯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副主席会见;10月,夏纳纳总理应邀出席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温家宝总理会见;11月,奥尔塔总统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温家宝总理会见;11月,副总理古特雷斯出席广州亚运会开幕式。2011年9月,奥尔塔总统赴南宁出席亚洲政党专题会议。2012年5月,东外长科斯塔来华进行工作访问;7月,副总理古特雷斯再次访华,赴云南出席“全球外包业务峰会”。2013年11月,东副总理拉萨马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汪洋副总理会见。2014年4月,夏纳纳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两国发表关于建立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签署多项协定、备忘录与意向书。习近平主席、张德江委员长分别会见夏纳纳总理,李克强同他举行会谈。2015年9月,东总统鲁瓦克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主席会见鲁瓦克总统。两国签订外交与公务护照互免签证协议。2016年10月,东国务部长埃斯塔尼斯劳赴澳门出席中葡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2017年5月,规划与战略投资部长夏纳纳应邀出席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同中国发展改革委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10月,防长菲洛梅诺来华出席“香山论坛”。2018年12月,东总理夫人、鲁瓦克基金会创始人伊莎贝尔来华出席中国援东职业教育培训班结业仪式,参访浙江、湖南等地。同月,东前总统奥尔塔来华出席从都国际论坛,习近平主席会见。2019年4月,东海洋与陆地边界首席谈判代表夏纳纳应邀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设施联通”分论坛发表演讲,东国家行政部代理部长阿比利奥出席“地方合作”分论坛并发表演讲。2019年5月,东公共工程部副部长尼克劳、前总统奥尔塔赴澳门出席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
中东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关注和支持东重建和发展事业,维护东正当权益,支持有利于东稳定和发展的各项决议,支持联合国驻东机构的工作。双方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经贸关系】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和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2017年双边贸易额1.34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326亿美元,进口140万美元。2018年双边贸易额1.35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32亿美元,进口301万美元。2010年7月,中方决定对东输华产品逐步实施零关税待遇。2018年11月,东合作社国务秘书阿塞尼奥率团出席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目前中国对东投资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投资领域为餐饮、酒店、百货、建材、服务业等。2017年中国对东直接投资额3085万美元。2018年中国对东直接投资额890万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直接投资额1.8亿美元。工程承包系中国企业在东涉足的一个重要领域。2017年中国对东工程承包合同额3.24亿美元,2018年中国对东工程承包合同额6651万美元。截至2018年底,累计合同额达19.9亿美元。
【无偿援助】中国和东帝汶同为发展中国家,都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中国着眼于提高东自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向东提供无偿援助。东恢复独立以来,中东两国政府签署了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农业、卫生、人员培训等领域向东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国援建并已落成投入使用的有:东总统府、外交部办公楼、国防部和国防军司令部办公楼三个成套项目,均已成为东首都帝力的地标性建筑。2011年至今,中方已完成建设援东小学校舍、100套军人住宅、打井项目、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和贝克拉变电站、外交官培训中心、维和部队援建修道院残障儿童康复中心教室以及帝力、包考、西部边境监控系统等项目,并交付东方。中国积极支持东政府能力建设,迄今已有2000余名东公务员和技术人员赴华参训,涉及管理、旅游、城市规划、贸易投资、热带病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减贫、渔业、水电等领域。中国政府每年向东提供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已有约150名东留学生在华取得了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2018年12月,东总理鲁瓦克夫妇亲自推动的援东职业教育培训班圆满结业,45名东学生学成返东。中国特别关注东民生发展事业,援东杂交水稻示范种植、对虾养殖、农业合作产业园、玉米机械化种植、粮仓与粮食加工厂、饲料生产与加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等项目陆续实施。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已派出8批医疗队共约100名医生来东开展诊治服务。2017年12月,中方“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访东开展医疗服务。此外,中国还多次向东提供粮食、安检设备、公务用车、救护车、慈善基金与物资、农机设备、选举物资及军用、警用物资等援助。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东向中国提供了一笔50万美元的捐款,这是东独立后首次向外国政府提供捐赠,体现了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2010年,奥尔塔总统分别就我青海玉树地震、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致函胡锦涛主席表示慰问。
【重要双边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2002年5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2014年4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5月)
数据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