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在东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看新时代中东合作机遇》
2022-11-04 10:00

2022年11月4日,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在东主流媒体《帝汶邮报》发表题为《从中国式现代化看新时代中东合作机遇》的英文署名文章,积极宣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文如下: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又将为新时代的中东关系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诠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党的二十大引发了包括东帝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也迅速成为时下热词。东帝汶总理鲁瓦克表示,东方愿以中国发展成就和现代化路径为借鉴,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中国和东帝汶是隔海相望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建交20年来,双边关系始终呈现出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大小国家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典范。东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第一个伸出援手、第一个派包机紧急驰援抗疫物资。迄今,中方已连续18年向东方派遣了9批次逾百名医疗卫生专家队伍,免费为超30余万人次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方将连续第五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今东有机咖啡飘香中国,来自中国的订单实实在在改善了咖农们的生活。由中方承建的帝坝港成为东首座现代化港口,也是东建国以来最大基础设施项目。由中方援建的中东友谊足球场被誉为“东最美足球场”,有力提高了东民众健身参与度,促进了东足球事业发展。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东留学生返华复学工作进展顺利,迄今逾半数已经或即将赴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这是与全球共享发展成果的“中国邀请函”,展现了胸怀天下的中国担当。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为包括东帝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合作新机遇。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东双方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东帝汶人民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和独立斗争,如今面临着任重道远的国家发展建设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同东帝汶减贫、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多元化等国家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新时代中东合作将迈上更高水平。中方期待双方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尤其是在医疗卫生、能源、教育、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享新时代发展机遇,共同造福两国人民!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